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光明论坛】全球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6 11: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立足当下,改革云涌。面对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世界格局的结构性调整重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不仅是社会主义前提下的全方位改革,更是

立足当下,改革云涌。面对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世界格局的结构性调整重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不仅是社会主义前提下的全方位改革,更是全球视野下社会主义建设范式的全新探索。改革是开放的条件,开放是改革的外部推动力。在“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视域下,改革与开放达成了内在的统一。使得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得以以更加开放的政治心态、更加强劲的经济底气、更加笃定的文化自信参与国际竞争,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既基于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气,又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秉持着这一胸怀,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独到智慧与坚强力量,也使得中国共产党将改革开放探索置于世界发展的广阔维度之中,使得改革开放初心常在、永无止境。

中国共产党正是这一问题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局者。作为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从一开始就被赋予双重意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及其为中国人民带来的福祉,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间主线。对于百年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而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现代化向度下的个体本位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全球性视野下的宏大叙事从来就不矛盾,二者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

回望历史,雄关漫道。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与全球进步潮流、人类发展脉络的联系,始终将自身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放在“天下”的时空维度中加以观照考量。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不仅着眼于中国国内问题的解决,并且注重与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与合作,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结合进行考量。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本国国家利益的维护,更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置于“冷战”格局下世界的矛盾与趋势之中,有团结有斗争、有坚守有变通,使得中国成为世界进步潮流的支持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维度正确处理中国与外部的关系、中国革命与人类解放的关系、中国现代化与世界进步的关系,在全球视野的观照中奏响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

作者:韩宇瑄(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研究员)

胸怀天下的实质是一种将自身实践定位于人类历史发展主潮之中的全球视野。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的实现就是人类从“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走向“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的过程,是人类“按照自己的面貌位置创造出一个世界”的过程。这样一来,现代化便与全球化建构起更加紧密的联系: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全球化的推进,全球化的实现有赖于现代化的基础。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几乎同时被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全球化的资本扩张使中国蒙受屈辱,在生存的挤压下渴求救亡;现代化的制度比较使中国内生焦虑,在存亡的抉择中找寻道路。在沧海横流的峥嵘岁月,谁能以全球性的历史视野将中国带入世界现代化主潮,并使中国在世界现代化总体进程中获得与中国国家地位相匹配的地位,谁便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之谜”提供解答。

编辑:裴丰瑶

放眼未来,道路宽广。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潮流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也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擘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并通过推动“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使之步步落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战争、恐怖主义、极端天气、能源危机等人类发展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天下关怀,一方面坚持开放、不搞封闭,粉碎一些国家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的“伪多边主义”逆潮;另一方面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以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为旨归,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国际观察与制度比较中,中国共产党以定应变,行稳致远,道路自信更加明晰,理论自信更加坚定,制度自信更加笃定,文化自信更加深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文章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网址: http://www.sjshzyyj.cn/zonghexinwen/2022/0616/898.html



上一篇: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下一篇:聊城开发区开展“美德健康大讲堂”教育培训活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投稿 |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版面费 |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论文发表 |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